科技巨頭進場,商業(yè)領袖力捧,頂級風投入局……毫無疑問,元宇宙是當下火熱的科技風口之一,但也正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。推崇者認為,這是當前數(shù)字技術的集大成者,是數(shù)字經濟發(fā)展的下一站;反對者則批評,元宇宙純粹是概念炒作,是又一個必將破裂的科技泡沫。雙方唇槍舌劍,莫衷一是。
究竟什么是元宇宙?目前尚無公認的權威定義。但簡單來講,這個詞本源自科幻小說,意為與現(xiàn)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。創(chuàng)造一個虛擬世界,讓用戶沉浸于其中,這無疑是一門好生意。但受限于過去的技術條件,要打造具備高度沉浸感的虛擬世界幾乎是天方夜譚。而隨著近年來芯片、屏幕、傳感器等硬件的創(chuàng)新,元宇宙想象的實現(xiàn)似乎有了一定的支撐條件。瞄準這一契機,需要新的業(yè)務增長空間的科技巨頭,苦尋現(xiàn)實應用的5G、人工智能、區(qū)塊鏈、云計算、大數(shù)據(jù)等技術,需要新的概念故事進行融資的資本等等,都將目光瞄向了這里,希望在這片新“藍海”中掘金。
平心而論,對元宇宙研究和開發(fā)的投入,既可以促進硬件設備的迭代創(chuàng)新,又能加速軟件成果應用落地,更能為腦機接口等先進技術提供研究機會,帶動數(shù)字經濟的高質量發(fā)展。但比起美好的暢想,當下的元宇宙更多還是虛火。就拿虛擬世界的“入口”——VR頭盔來說,當前的設備從畫面到操作,從體積到性能,距離科幻電影中那種無縫切換的景象至少還有5到10年的差距,許多從業(yè)者和資本卻刻意模糊,暗示元宇宙已經近在咫尺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雖然革命性硬件尚未出現(xiàn),但互聯(lián)網概念幾乎都成了元宇宙的“親戚”。電子游戲是元宇宙世界,虛擬偶像是元宇宙網紅,網絡會議是元宇宙應用,IP變現(xiàn)是元宇宙資產,乃至灰色的非同質化通證(NFT)和黑色的虛擬貨幣炒作,都拿元宇宙當作擋箭牌。硬件不行,概念先行,這種萬物皆可元宇宙的炒作,泡沫四濺,很可能重蹈覆轍,最終落得一地雞毛。
退一步講,即便是元宇宙走上正軌,這種“掌中握無限,剎那成永恒”的“烏托邦”本身也需要更多冷靜的反思。一方面,以假亂真,讓人沉浸其中,是元宇宙的本質屬性。然而,“沉浸感”的背面就是“成癮性”,用戶尤其是未成年人能否分清真與假的邊界,讓人存疑。而這樣的案例,已經在電子游戲的發(fā)展過程中屢見不鮮,更“好玩”的元宇宙顯然面臨著更多道德拷問。另一方面,當一個人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呼風喚雨,很可能會選擇逃避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風風雨雨;當人類唾手可得虛擬卻舒適的安樂窩,很可能漸漸失去對星辰大海的探索欲、好奇心與想象力。因此,有科幻作家擔憂,元宇宙將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,“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,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。”
元宇宙或許是潮涌的風向,但這并不意味著其發(fā)展方向就一定正確。歷史反復證明,信息技術已深度嵌入大眾生活,從業(yè)者不能盲目信奉技術樂觀主義。否則,先天不足、資本催熟的元宇宙可能是一片“真實的荒漠”,令每一個用戶的精神世界陷入貧瘠。(鮑南)